您當前的位置是:首頁 > 解決方案 > 智慧農業物聯網
康吉迅通農林“四情”(墑情、苗情、蟲情、災情)監測預警系統以先進的無線傳感器、物聯網、云平臺、大數據以及互聯網等信息技術為基礎,由墑情傳感器、苗情災情攝像機、蟲情測報燈、網絡數字攝像機、作物生理生態監測儀,以及
預警預報系統、
專家系統、
信息管理平臺組成。
各級用戶通過移動客戶端可以訪問數據與系統管理功能,對每個監測點的病蟲狀況、作物生長情況、災害情況、空氣溫度、空氣濕度、露點、土壤溫度、光照強度等各種作物生長過程中重要的參數進行
實時監測、
管理。系統聯合作物管理知識、作物圖庫、災害指標等模塊,對作物實時
遠程監測與診斷,提供
智能化、
自動化管理決策,是農業技術人員管理農業生產的“
千里眼”和“
聽診器”。
農林“四情監測”系統架構圖
云平臺:
隨時隨地查看園區數據
園區三維圖綜合管理,所有監控點直觀顯示,監測數據一目了然。
土壤數據:土壤溫度、土壤水分、土壤鹽分,土壤pH值等;
氣象數據:空氣溫度、空氣濕度、光照強度、降雨量、風速、風向、二氧化碳濃度等;
蟲情數據:蟲情照片、統計計數等。
植物本體數據:果實膨大、莖稈微變化、葉片溫度等;
設備狀態:施肥機、水泵壓力、閥門狀態,水表流量,燈光狀態,卷簾狀態等。可選擇種植地塊、作物、傳感器、圖表展示、數字列表展示,還可選擇時間段(最近一天、一周、一個月);
1.墑情監測系統
墑情監測系統主要負責采集農林種植生產環境信息,包括:土壤水分/鹽分、土壤溫濕度、空氣溫/濕度、降雨量、風速/風向等諸多環境信息,上傳至服務器并控制相關設備。墑情信息可以
實時直觀展現在行政區劃地圖上,方便管理人員通過列表、圖表的方式查看詳細墑情信息,也可以定時將采集到的各種數據通過
無線網絡發送到監測平臺或者管理人員的手機上,方便指導農業生產并有效形成氣象
災害預警,以便相關部門及時采取措施,
降低災害損失。
2.苗情監測系統
田間作物無線苗情監測系統,可定時采集作物、植物生長發育狀態和各類生物在自然狀態下的動態、病蟲害活動的圖片(包括日光圖片和夜間的紅外圖片),進行田間物侯的
遠程連續定位攝像,并將采集的圖片
自動上傳到遠程物聯網監控服務平臺,實現植保監測人員的
遠程物候觀測。圖像采集效果圖如下:
3.蟲情監測系統
系統通過搭建在田間的智能蟲情監測設備,可以
無公害誘捕殺蟲,
綠色環保,利用無線網路,
定時采集現場圖像,
自動上傳到遠端的物聯網平臺,工作人員可隨時遠程了解田間蟲情情況與變化,制定防治措施。
4.災情監測系統
用戶通過視頻系統可以
清晰直觀的
實時遠程查看種植區作物的生長及病蟲害情況,并對突發性異常事件的過程進行
及時監視和記憶,用以提供及時高效的指揮和調度。
3、視頻監控
管理區域內放置
360°全方位紅外球形攝像機,可
清晰直觀的實時查看種植區域作物生長情況、設備
遠程控制執行情況等。
增加
定點預設功能,可有選擇性設置監控點,點擊即可快速轉換呈現視頻圖像。
4、任務設置,遠程自動控制
遠程自動控制水肥作業,大棚內風機、遮陽、側窗、濕簾、植物生長燈等。用戶設定監控條件后,
可完全自動化運行,遠程控制生產現場的各種農用設施和農機設備,快速實現溫室大棚、大田種植自動化灌溉作業。
同時也可實現對病蟲情監測設備的
遠程監管與控制,設備工作情況可遠程管理。
5、移動管理方便快捷
系統已實現與手機端、平板電腦端、PC電腦端無縫對接。方便管理人員通過手機等移動終端設備
隨時隨地查看系統信息,
遠程操作相關設備。
數據采集及控制:
數據采集是實現
信息化管理、
智能化控制的基礎。由于農業行業的特殊性,傳感器不僅布控于室內,還會因為生產需要布控于田間、野外,深入土壤或者水中,接受風雨的洗禮和土壤水質的腐蝕,對傳感器的精度、穩定性、準確性要求較高。